1月18日,北京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的人为9岁男童。该男童之后出现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确定诊出的病例。1月20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已对病例所在学校全体学生、教职工等进行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检测。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采用肛拭子。早在2020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新冠病毒感染患儿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及肠道持续排毒的证据探索”研究论文,研究之后发现儿童病例中肛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阳性持续时间较长,存在通过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之前就有肛拭子检测,但只针对住院患者、密接人群中有消化道症状的人进行肛拭子检测。不过,将肛拭子检测作为排除标准或解除隔离标准以往是没有的,此前没有进行过大范围的此类检测,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梁连春介绍,新冠肺炎患者肛拭子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现象并不罕见,这提示该病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发病早期患者以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核酸阳性为主,但一部分患者,特别是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以同时出现肛拭子新冠核酸阳性,甚至肛拭子检验测试阳性时间可以先于鼻咽拭子;而且有少部分病例在病程后期,临床症状改善、鼻咽/口咽拭子核酸转阴后,肛拭子核酸仍持续呈阳性的情况。上面讲述的情况可能与新冠病毒在不同个体主要侵犯的靶器官有别和肠道的特殊环境有关。
不过,梁连春表示,一般来说,如果肛拭子新冠核酸检测呈阳性,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患者肠道里存在活病毒;另一种是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降解的片段。部分患者在病程后期,症状显著改善,咽拭子转阴,但肛拭子持续阳性,可能仅仅是检测到核酸片段,并不等同于经粪便持续排出有活性的病毒,有没有传染性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如果在消化道症状显而易见的疾病早期,肛拭子新冠核酸阳性,则要另当别论了。
肛拭子每个人都需要做吗?相较咽拭子有什么优缺点?就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
一位做过肛拭子采样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做肛拭子采样全程约10秒,一次做两遍。
李侗曾:检测方式分为两种,即检测工作员在肛门中用棉签进行采样,或被检测人员刚好有大便,将大便标本送去检测。肛拭子与咽拭子检测只是标本采集部位不同,别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可以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出具结果。